美國科技巨頭們的中國焦慮
值得一提的是,這並不是第一次有消息稱美國科技公司欲將生產線轉出中國。 Nikkei 此前報導過蘋果正考慮將至多 30% 的硬件生產遷出中國;《華爾街日報》也曾表示,任天堂可能會將部分交換機生產遷出。
對此消息,聯想的一位發言人表示,該公司沒有搬遷的計劃,並在 5 月份宣布,將投資3億美元在中國深圳新建一家智能製造工廠。惠普表示,它對傳言或猜測不予置評,但正積極關注事態發展,並將繼續與政府官員合作,以維護客戶、合作夥伴和消費者的最佳利益。
對於日經亞洲評論的報導,微軟方面回應稱:
日經亞洲評論本週三有關微軟的報導有誤,未能如實反映微軟在中國的生產計劃。微軟目前沒有任何將產能遷出中國的計劃。如有疑問,請以微軟官方消息為準。
另外,亞馬遜、谷歌、戴爾、索尼、任天堂和華碩均未對此進行回應。
各大科技公司對中國的依賴性強
有報導稱,近 40 年來,大多數美國科技公司都將產品設計發送至中國進行製造。無人機、微芯片、電話、電腦——幾乎所有內部電路複雜的東西某個階段都要經過中國港口。由於中國生產成本低,組件技術的供應鏈集中,以及製造商尖端技術越來越專業,因此,硬件生產一直集中在中國。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和智能手機生產國。據中國數據提供商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2017 年,中國電子產品進出口總額從 1991 年的略高於 100 億美元激增至 1.35 萬億美元,增長了 136 倍。
雷鋒網了解到,蘋果大部分代工廠都設在中國,在中國具有強大的產業鏈條。並且,值得一提的是,近期,蘋果的最後一條生產線 Mac Pro 的生產也從美國德克薩斯奧斯汀轉移至中國(詳見雷鋒網此前報導)。
對於中國製造,庫克給予了充分地肯定,他曾表示,中國工廠的技術令人難以置信,蘋果產品的製造需要最先進的機器和許多知道如何運行它們的人。儘管有消息稱蘋果已經尋求在印度和越南建設製造工廠,但這些工廠要想處理美國每年銷售的數千萬部 iPhone,還需要數年時間。
此外,《紐約時報》曾對蘋果為什麼在中國生產進行過解讀,報導認為,蘋果公司已經意識到,沒有任何國家(包括美國在內)能在規模、技術、基礎設施和成本的整體情況上與中國匹敵。
不僅限於蘋果,索尼、任天堂等遊戲製造商也依賴於中國製造。報導稱,大約 96% 的遊戲機是在中國製造的,並且通常利潤率很低。
另外,惠普和戴爾去年在全球共出貨約 7,000 萬台筆記本電腦,主要都是在中國重慶和崑山生產,值得一提的是,重慶和崑山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對於微軟,戴爾,惠普和英特爾等 PC 製造商,儘管不像蘋果那樣對長期在中國製造,但是關稅政策仍會對短期製造的產品造成影響。這對戴爾來說是個大問題,因為戴爾近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美國筆記本電腦銷售。另外,聯想也有 15% 的收入來源於此。
關稅壓力帶來生產壓力
報導指出,這些科技公司的潛在舉措都是對貿易戰的回應。新關稅可能很快會將這些費用擴大到筆記本電腦、智能手機和遊戲機,從而增加巨大的成本,這將可能導致消費者支付更高的價格,或是製造商的利潤率降低。
今年 6 月,由經濟諮詢公司 Trade Partnership Worldwide 進行研究,代表 2000 多家消費科技公司的貿易組織 CTA 發布了一份報告。
報告指出,加徵關稅意味著從中國進口的手機價格將上漲 22%,而美國手機的總體價格將上漲 14%,即每台手機的價格將上漲約 70 美元。另外,來自中國的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的價格將上漲 21%,這意味著筆記本電腦的平均價格將上漲 120 美元。
對於加徵關稅,此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曾開展為期七天的聽證會,聽取關於特朗普打算對另外3000 億美元中國輸美商品加徵關稅的看法(詳見雷鋒網此前報導) 。
聽證會期間,蘋果公司在政府網站上發表評論說反對加徵關稅議案。同時,戴爾、惠普、微軟和英特爾發表了聯合聲明,反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把筆記本電腦和平板設備納入針對中國商品的關稅清單。
然而,特朗普的一意孤行使得各大科技公司在中國的工廠陷入危機模式。
雷鋒網總結
如今,除了聯想、微軟與惠普,其他科技公司均未作出明確回應。一方面,中國擁有相對優越的生產環境,另一方面,特朗普難以預測的衝動性,中美貿易戰處於不確定性狀態。對於留在中國,亦或是選擇沒有關稅壓力的其他國家,各大科技公司更像是處於矛盾境地。
留在中國?離開中國?對美國科技公司來說,這是一個問題。
.
from 美國科技巨頭們的中國焦慮
via KKNEWS
留言
張貼留言